老柴说

老柴说

这个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是谁写的?

你不一定知道,好玩的是呢,有大约30年的时间,中国人民银行自己也不知道是谁写的,直到这个写字的人现身啊,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进行笔记比对,才确认就是他。

这个新中国成立前发行过第一套人民币,当时华北财办的主任董必武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。在新中国之后呢,从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开始,中国人民银行的书法字样一直沿用到今天。你还有起初几套钞票上呢?那些一二五十百元角分,他都是同一个人写的魏碑风格的楷书。

那是谁写的呢?

作者长期不被人知晓,是因为他既不是大干部,也不是大书法家,是中国人民银行早期的一位普通员工,姓马,叫马文蔚。这个马先生是山西太原阳曲县人,1904年生,192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,学经济。

马文蔚临摹的魏碑叫《张黑女墓志》,很多年,这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字写得好。1949年北京解放,这个马文蔚呢,到中国人民银行工作。五零年的一天,行长南汉臣把他找到办公室写字,就马文卫蔚写什么?南行长说呢,就写咱们中国人民银行的名字和一二三五十元缴费。

这个马文蔚把这些字啊,都写了好几遍,然后两个人一起逐字挑,挑了一套最好看的,这个那个年代的人规矩,南行长呢,没有说干什么用,这马文蔚也不问。

1955年,马文蔚在刚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上看到这些字,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但是,马文蔚是干银行业的,他知道钞票设计的保密性,所以此后将近30年,他一直没有对人说这些字就是我写的。

1957年马文蔚画右派下放,1978年平反,已经74岁了,按退休安置在山西阳曲县城。

到了1983年,山西日报有一篇文章说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季朝鼎的手笔,呃,季朝鼎当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副董事长。

这个马老看过以后呢,他觉得年纪大了,应该对历史负责,就认真的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写了一封信,这个总行领导很惊讶,他派了技术专家到马老家里,先问当时拿什么纸写的,这个马老说呢,是用裁成方块的虎皮宣纸写的,这个虎皮宣是熟宣中间的一种,他因为纸上的花纹类似虎皮,叫虎皮宣,那书轩写字呢,它不容易淹没,边缘是齐整的,那这么一说就对了一半了,因为说的跟中国人民银行档案室存着的原稿一样。

那又让马老现场写一遍,这个马老当时差不多80了啊,颤颤巍巍把当年写过的字重写一遍,经过笔记鉴定。

啊,中国人民银行字体的书写者确认是马老无疑。

那1984年9月30号,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式发文确认马文蔚同志1950年受南汉城行长的委托,为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等字,不仅用于新办人民币,而且广泛的被各级人民银行用于机构的门牌上。

这就算彻底进行了历史定论了,那定论了,得奖励啊,当初光写字也没给钱呢,这个总行给马老发了2000块的奖金,陕西分行发了500块困难补助,后来呢,又拨款14000块改善住房条件,这个马老的独生子女安排到银行上班啊,那是1984年啊,也还算是安排的不错了。

马文蔚先生1988年去世,中年85岁,现在我们手上的这个人民币上面的面额字体,那早就被美术字替代了,而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还基本是马老的手写体,为什么说基本是呢?1987年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时候呢,总行想请马老呢,把这个国和银这两个字改写成简体,原来不是繁体吗?但马文威老先生那时候84手抖得很厉害,根本写不了这个。

北京印钞厂安排专家根据马老的笔体仿出了一个玉,又仿出了一个金字旁,替换了原先繁体字的部分啊,居然就实现了天衣无缝。